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行业应用 » 汽车电子 » 汽车+汽车电路板的走线规则

共5条 1/1 1 跳转至

汽车+汽车电路板的走线规则

高工
2025-04-22 18:48:47   被打赏 20 分(兑奖)     打赏

在汽车电子这片精密而复杂的科技丛林里,单片机就像是勤劳又高效的小蜜蜂,嗡嗡地高速运转着,它们的工作频率常常远远超过5MHz,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快得就像闪电,小于5ns呢!在大多数设计场景下,为了应对电磁兼容性(EMC)的种种挑战,工程师们会像智慧的长者一样,选择4层板作为设计的基石。


在这片设计的天地里,还有一些如同生活智慧般的规则,默默守护着电路的和谐与稳定。

串扰控制,就像邻里间的和谐相处:

想象一下,电路板上的信号线就像是邻居家的房子,如果房子(信号线)靠得太近,就容易产生“噪音”(串扰)。这种噪音是由平行线间的分布电容和电感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捣乱引起的。为了控制这些“噪音”,工程师们有三大法宝:

保持距离:就像人与人之间需要适当的空间一样,信号线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遵循“3倍线宽”的规矩,就像是给每家每户划定了一个舒适的院子,让70%的电场都能和谐共处,不再互相打扰。如果想要更清静,那就把距离拉大到10倍线宽,让98%的电场都安安静静。

插入隔离线:就像在两家之间种上一排绿植,既美观又能隔音。在平行线间插入接地的隔离线,就能达到区域屏蔽的效果,让EMI(电磁干扰)无处遁形。

减少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想象一下,如果信号线住得离地面太远,它们回家(返回路径)的路就会变得又长又难走,还会遇到各种阻抗。所以,工程师们会尽量让信号线住得离地面近一些,让它们回家变得轻松愉快。

image.png

在电路板设计这片充满智慧与巧思的“微观世界”里,走线的检查就像是细致入微的家庭主妇在打理家务,每一处细节都关乎着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走线方向控制:就像我们在规划房间布局时,会避免让相邻的房间门都朝同一个方向开,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在电路板上,相邻层的走线方向也最好是正交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层间的串扰,让信号们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扰。

走线的开环检查:想象一下,如果家里有一根电线一端悬空,那它就像一根天线,随时可能接收到外界的干扰信号。在电路板上,一端浮空的布线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会产生“天线效应”,特别是在测试点添加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干扰。所以,我们要像检查家里的电线一样,确保每一根走线都连接得稳稳当当。

宽度均匀检查:就像我们铺地板时,希望每一块地板的宽度都一致,这样看起来才整齐美观。在电路板上,某个信号的线宽也应该保持一致,因为线宽的变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匀,当信号传输速度较高时,就可能会产生反射,影响信号的稳定性。

走线闭环检查:有时候,我们在设计电路板时,可能会不小心让时钟信号等高速信号网络形成了闭环。这就像是在家里绕了一个圈,形成了一个环形天线,会增加电磁干扰(EMI)的辐射强度。所以,我们要像检查家里的电路一样,专门留意这些闭环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分支长度控制:想象一下,如果家里的水管分支太长,水流就会变得不稳定。在电路板上,当走线分支长度过长时,边沿快速变化的信号也会被信号主干走线上的分支走线所扭曲。所以,我们要尽量控制分支的长度,让信号传输更加稳定。

image.png

走线长度控制:就像我们在跑步时,希望跑道越短越好,这样可以减少体力消耗。在电路板上,高速跳变边沿的信号传递也存在传输线效应,所以我们应该让布线长度尽量短,以减少线长引起的干扰问题。特别是晶振布线,一定要布置在离单片机很近的地方,就像把家里的闹钟放在床头一样方便。

倒角控制:在电路板上,锐角和直角就像是家里的尖锐边角,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直角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阻抗的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直角在内部的边缘还会产生集中的电场,增加额外的EMI辐射。所以,我们要像打磨家具的边角一样,对走线进行倒角控制,让它们更加圆润、稳定。

image.png

在密度较高的封装连线中,不能直接使用很粗的走线,否则将会造成信号之间的桥接需要使用较细的走线引出后再使用粗走线。注意保留未使用引脚的焊盘,这对焊接的强度有

很大的作用,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对于两个焊盘安装的元件,与其焊盘连接的印制线最好从焊盘中心位置对称引出。控制焊盘与走线的最小间距,如果选择不当则很容易造成桥接。元件焊盘两边的引线宽度要一致,焊盘两边都是用细走线或者都是用粗走线。

焊盘如果在铺铜区域内需要考虑热焊盘,注意热焊盘的设计必须能够承载足够的电流;通孔最好不要打在焊盘上,应该通过印制线连接。如果不注意此项,将很容出现“立片”“焊料不足”的现场。

如果引线比直插器件的焊盘小,则需要加泪滴(角度小于45°),同样适用于直插连接器的引脚。


总结:

在汽车电子的精密世界中,单片机如同勤劳的小蜜蜂,高速运转,其工作频率常超5MHz,脉冲信号上升时间小于5ns。为应对电磁兼容性挑战,工程师们常选4层板为设计基石,并遵循一系列生活智慧般的规则。

串扰控制如同邻里和谐,需保持信号线间距,插入隔离线,减少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走线检查则如家庭主妇打理家务,细致入微。走线方向需正交,避免层间串扰;开环检查确保走线稳固,避免“天线效应”;宽度均匀,减少反射;闭环检查,避免形成环形天线;分支长度控制,保证信号稳定;走线长度控制,减少干扰;倒角控制,让走线更圆润。还需注意走线宽度选择,避免桥接;保留未使用引脚的焊盘,增强焊接强度;焊盘与走线间距适中,避免桥接;热焊盘设计需承载足够电流;通孔不打在焊盘上,避免“立片”“焊料不足”;引线比焊盘小时加泪滴。这些规则共同守护着电路的和谐与稳定。





专家
2025-04-22 20:50:20     打赏
2楼

感谢分享


专家
2025-04-22 20:51:25     打赏
3楼

感谢分享


专家
2025-04-22 20:52:52     打赏
4楼

感谢分享


院士
2025-04-22 23:29:03     打赏
5楼

“为应对电磁兼容性挑战,工程师们常选4层板为设计基石,并遵循一系列生活智慧般的规则。”看来我这种只会画两层板的工程师,需要再努力,再努力了


共5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