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考虑芯片追踪以遏制 AI 硬件未经允许出售至中国,鉴于执法空白
美国正在考虑一种新的方法来保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定位跟踪技术直接嵌入高端芯片中。此举是在多年的出口管制以及最近的升级措施未能完全阻止向中国出售的情况下提出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寻找超越纸面文件的解决方案。这涉及到尖端人工智能 GPU,例如英伟达的 H20,这些 GPU 在其他情况下已被允许在中国销售,尽管此前经历了漫长的禁令。
在与彭博社交谈时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蒂奥斯(Michael Kratsios)确认,目前正在讨论基于软件和物理的跟踪解决方案。他表示:“有讨论关于可能通过在芯片本身进行软件或物理更改来更好地进行位置跟踪。”这一想法明确包含在上月公布的计划中,该计划旨在随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加速采用,保持美国技术的领先地位。
这种紧迫性反映了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出口管制并未完全填补漏洞 。近期报告显示,尽管美国加强了限制,但中国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通过未经允许购买获得了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英伟达 GPU。挑战进一步加剧,因为通过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的第三方转运路线,已被美国官员视为潜在的非法运输枢纽。 美国官员现在正在审查这些国家。
将位置感知功能集成到芯片中旨在解决这些漏洞,但这带来了技术和商业上的挑战。与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不同,人工智能加速器在数据中心运行,GPS 追踪不切实际。据报告,熟悉早期讨论的知情人士透露,基于延迟验证的系统——通过安全的时间戳信号而非持续连接来确认位置——正在考虑中。这些方法减少了对外部网络的依赖,但引入了设计复杂性,并且必须避免在高计算环境中影响性能。
(图片来源:Getty / iStock)
行业担忧不止于工程层面。增加追踪功能可能会提高成本,为黑客创造新的攻击面,甚至引发地缘政治报复。如果美国政策强制要求嵌入式监控,其他地区可能会实施报复性要求,进一步割裂全球供应链。这种风险是真实的,因为北京最近就其 H20 芯片中所谓的“追踪功能”召见了英伟达官员,而该公司强烈否认这些指控。
与此同时,执法辩论也暴露了行业内的不同观点。英伟达 CEO 黄仁勋公开将美国芯片限制称为“失败”,警告说过度监管会加速中国本土芯片发展,并削弱美国的长期优势。这种观点突显了华盛顿面临的微妙平衡——控制技术流动,同时又不迫使竞争对手更快创新。
这个问题规模巨大,不容掉以轻心。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主导着传统芯片的生产,占据约 30%的市场份额,预计到 2030 年将占未来扩张的 40%。即使是少量被转移的 AI 芯片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它们为高级模型和军事系统提供动力。
目前,硬件级别的追踪代表着华盛顿迄今为止最激进——也是最具争议的——执法理念。它能否成为现实将取决于技术可行性、行业合作以及地缘政治的后果。但信息很明确:未来的 AI 突破应该基于美国硬件,并在美国的监管下进行。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