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芯片市场2028冲4,800万美元

机器人 时间:2025-08-27来源:

全球芯片龙头英伟达近日发布Jetson Thor处理器,为人形机器人带来「物理智能核心」。 研调机构TrendForce指出,这项技术突破关键在于,终端机器人本体具备实时处理庞大感测数据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能力,实现「看见、思考与行动」的智能化运作模式; 同时预估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将于2028年突破4,800万美元大关,展现强劲成长动能。

Jetson Thor凭借Blackwell GPU架构与128GB内存配置,创造出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运算能力,国际大厂如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Amazon等相继采用并建置相关生态体系,人形机器人软硬件技术快速迭代,影响市场放量的关键应用场景仍是产业关注焦点。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5年下半年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各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虽因技术路径与应用目的有所差异,但整体发展脉络相当清晰; 短期内以试点补位为主要策略,中期将进入制造与服务业规模化部署阶段,长期则有望普及至一般家庭日常应用场景。

TrendForce指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需待2032年前后才能稳定走入家庭应用领域,届时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0万台大关; 渐进式发展过程中,高阶系统单芯片(SoC)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随着人形机器人短、中期应用场景日趋明朗,相关厂商投入意愿明显升温。 以甫落幕的台湾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展为例,研华、新汉、所罗门等本土业者均展示以Jetson Thor为核心开发的产品服务方案,显见台湾科技业者对此一新兴领域的高度重视。

值得留意的是,在伺服马达、精密减速机、先进感测器等关键零组件领域,台湾厂商正从单一零组件供货商转型为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 部分业者更推出功能模块化产品设计,例如可快速整合的视觉与感测模组,让开发者能以「堆积木」方式进行组装与调整,有效降低技术进入门槛,藉此作为打入国际大厂供应链的核心竞争优势。

1756274546353.png

关键词: 机器人 芯片市场 TrendForce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